近年来,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、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,以信息化推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,医疗信息化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。
原有的电子病历系统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,急需重新设计标准。为此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24年5月28-30日在北京市召开主题为“融智慧、强质量、助发展”的智慧医院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大会。会中,就新版智慧医疗分级评级 在标准的起草思路与设计进行了总结和探讨,具体内容如下:
一级:手工方式或单机处理医疗信息
1.功能要求:使用手工方式或使用单机版信息系统处理医疗业务,所使用的软件系统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软件,可以是单机版独立运行的系统。 2.数据要求:无要求
二级:部门内部信息交换
1.功能要求:以业务部门为对象,建立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,完成部门内主要业务的信息化,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。
2.数据要求:具备部门内部业务的基础报表,可支持国家管理部门的数据上报,可完整记录上报内容。
三级:部门间数据交换
1.功能要求:
(1)业务部门间实现初步的业务集成,可通过系统传输数据。
(2)可利用信息化手段自动获得部门外业务信息。
2.数据要求:
(1)跨部门业务具备统一的字典。
(2)国家管理部门所需的医疗相关指标全部可汇总生成。
四级:全院信息共享,初级医疗决策支持
1.功能要求:
(1)实现患者就医流程信息(包括用药、检查、检验、护理、治疗、手术等处理)在全院范围内的共享。
(2)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所有系统(如HIS、LIS等系统)的数据交换。
(3)具备单一业务的临床决策支持,如合理用药监测等。
(4)实现区域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。
2.数据要求:
(1)全面梳理医疗机构医疗字典库,形成全院统一字典体系。
(2)国家管理部门所需的医疗相关指标全部可自动辅助生成。
五级:集中数据管理,中级医疗决策支持,区域信息可查看
1.功能要求:
(1)能够按统一的医疗数据管理机制进行全院各系统数据的集成,并提供跨部门集成展示工具。
(2)支持病历、报告等的结构化、智能化辅助书写,界面友好,便于操作。
(3)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患者授权诊疗信息的获取,支持医师诊疗过程中的调阅、查看。
(4)实现跨区域检验检查结果互认。
2.数据要求:
(1)按照医疗机构自身业务功能要求,梳理必要的数据指标,形成数据完整性核查体系。
(2)国家管理部门所需的医疗相关指标可全部进行展示。
六级: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,高级医疗决策支持,区域信息引用,专科病历支持
1.功能要求:
(1)实现全流程数据跟踪与闭环管理,根据医疗业务要求明确监控环节,能够展现全流程状态。
(2)形成全院级多维度医疗知识规则管理体系,能够提供多系统数据联动的高级别医疗决策支持。
(3)医疗书写过程中,可引用医疗机构外部数据,支持专科病历模板管理。
2.数据要求:
(1)重要时间节点全部记录并符合业务时序要求,形成过程数据监管体系。
(2)数据同步满足业务要求,可实时生成医疗机构业务需要的全部指标。
七级:医疗安全质量管控,构建专科诊疗体系,区域医疗信息利用
1.功能要求:
(1)基于业务系统数据,建立安全质量指标、医疗运行效率指标的及时预警、通知、通报体系,能够提供智能化感知与分析工具。
(2)患者院内外全部诊疗信息能够实现双向交换,并能利用联动信息进行诊疗活动。
(3)构建可覆盖专科诊疗全周期的完整病历管理体系。
2.数据要求:
(1)构建跨机构医疗业务交换所需的数据体系。
(2)形成院内外一体的数据完整性核查体系。
八级:健康信息整合,融合应用,医疗安全质量持续改进
1.功能要求:
(1)全面整合医疗、公共卫生、健康监测等信息,实现大健康信息融合。
(2)掌握区域内与本部门相关的医疗质量信息,对比应用区域医疗质量指标,持续监测与改进。
2.数据要求:
(1)形成统一的大健康知识管理体系。
(2)按照健康协同业务要求,构建协同数据指标集。
要点一
参照《202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》《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(2023-2025年)》等要求,新增要求68项,占比9.0%。
医师、护士:药品分类管理、自备药管理、会诊、外检、危急值、不良事件、院内感染、死亡、疑难病例讨论等;
手术管理:分级分类管理、新技术管理、手术转运管理、手术评估、过程记录(日间)、手术安全核查、预警等;
用血管理:特殊血型管理、特殊用血管理、用血过程管理;
病案管理:互联网病历管理、病案归档管理等。
要点二
按照国家整体政策,对区域协同提出新要求:从五级开始要求区域数据的使用,涉及55项,占比7%。五级开始强调区域数据的查询,六级和七级强调区域数据的利用,八级强调区域数据的健康和自采管理。
要点三
对闭环管理管理进一步完善,对22个闭环场景进行了明确要求。统一句式为:支持......闭环管理,能够实时掌握......各环节的状态,包括......。具体包括医嘱闭环、检查记录闭环、检验过程闭环、药品使用闭环、会诊闭环、不良事件闭环、治疗过程闭环等。
要点四
新增专科要求,专科要求占比4.6%,六级要求实现一个专科,七级要求实现3个以上的专科。
要点五
新增中医中药的要求,增加了32项评价内容。主要包括:
中药:分类、汤药机读标签、煎药相关要求;
知识库:行十八反、十九畏、中医禁忌症等的检查;
中医治疗:中医临床路径、针灸、穴位等要求;
中医病历:中医疾病诊断、中医证候诊断、四诊信息等结构化内容;
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;
护理记录:调护执行记录。
要点六
新增“人工智能”要求17项,基本为七八级以上的高级别要求。包括人工智能应用,如方案推荐、辅助判断、病历辅助生成、病历内涵质控;以及数字疗法,如院后诊疗方案、自采数据形成治疗计划。其中“智慧语音对话”将调整到新版《智慧服务》标准中。
要点七
新增“医体融合”及“临床营养”要求。从智慧医疗七级开始,新增10项评价内容,包括病房医师和门诊医师的运动处方开立支持、处方共享、多方协同支持、运动处方库;一般治疗记录的运动处方、干预管理、可穿戴设备接入、数据库以及药事管理的食物过敏、知识库,营养调剂等。
要点八
重新调整集成描述,将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描述调整为统一说法。比如:“在医院中能实现统一管理”变为“在医院中能够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管理,并统一展现”;“全院统一管理机制”变为“全院集成管理机制”。
要做到技术路线自由,无需盲目跟风做接口、购买数据中心,应根据医院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做,许多七八级医院没有数据中心,但一样能够达到高质量运营管理需求。
要点九
新增“国产替代”要求。考虑信创趋势,增加了OFD、信创等要求,合计7项,占比0.9%。
OFD对于文本、图像混合存储支持较好,但PDF对于结构化内容支持有限,存在可用性风险;
信创的时间源增加北斗要求,加密要求使用国密算法。
要点十
新增“易用性”要求35项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,一是直接同屏显示,二是颜色标记,三是实时给出提示。
要点十一
对重点要求内容对应的级别重新规定。考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,将部分高级别功能下移。比如中级逻辑检查,包括姓名、诊断、年龄等检查条件,全部调整为5级;安全要求从5-6级降为3-4级,增加消防、等保的基础要求;增加个人信息保护、数据安全的要求。
要点十二
要求统一术语描述,避免商业误导。比如“临床数据仓库”描述方式已全部删除;“知识库”统一为“知识规则”等
文章内容摘自:医信医管研究社《【新标解读】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(2025版)-评价分级、方法》;医院管理论坛报《电子病历评级或将改名,“智慧医疗分级评价”新标准或即将发布》